澳門中華詩詞學會

 找回密碼
 申請註冊
搜索
熱搜: 活動 交友 discuz
查看: 1355|回復: 4

袁行霈教授在澳門談國學

[複製鏈接]
夢堂 發表於 2010-1-7 21:51:53 | 顯示全部樓層 |閱讀模式

恭祝梁披云先生期颐大寿


2007118


    我曾经为不少前辈祝贺过寿辰,但是为百岁老人祝寿还是第一次。梁披云先生经历了整整一世纪的风风雨雨,从他的《雪庐诗稿》中可以看出,他既是历史的见证人,也已成为历史的一部分,特别是南洋华侨史的一部分、澳门诗歌史和书法史的一部分。
    雪庐先生的诗中洋溢着浓郁的热爱祖国、热爱家乡、热爱生活的感情,诗风醇厚,有一种豪华落尽的平淡之美。如1978年所写的《归侨总会十周年》:“万里归来百战身,十年生聚镜湖滨。收将四海孤雏泪,看去神州雨后春。”将华侨的境遇和心情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,真切感人。雪庐先生的书法高古沉着,本无祈誉之心,故无造作之态,从中可以看出一位老人安详慈善的个性。
    我跟雪庐先生虽然都是八届全国政协委员,但一直没有机会拜见他。感谢澳门中华诗词学会邀请我出席这次盛会,并将《雪庐诗稿》寄赠予我,拜读之后写了一首七言绝句,献给雪庐先生,以表达我的祝贺与敬仰。题目是《雪庐诗稿读后有感兼祝披云先生期颐大寿》。诗是这样的:

    人间信有笔生花,吟啸濠江称大家。愿效梁公新气象,挥毫试绘满天霞。


各位女士、各位先生:


    雪庐先生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,并以他所擅长的诗歌和书法,为弘扬中华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。我们今天在这里为他老人家祝寿,请允许我就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,发表一点粗浅的看法。
    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组织校内36位教授,用六年多的时间,撰写了一部《中华文明史》。我作为这个项目的负责人和此书的主编之一,在撰写过程中不断思考这样一个问题:中华文明的历史究竟能给二十一世纪的人类甚么启示?
    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之一,就是选择和平、和谐。
    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。“和”的观念在经典中多次出現,《老子》说:“万物负阴而抱阳,冲气以为和。”(第十二章)这是从哲学的高度解释“和”,用“和”来概括万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。《论语》:“子曰:‘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。’”(《子路》)这虽然是从做人的角度解释“和”,但“和而不同”也可以视为一种维系社会的准则(“和”是不同事物、不同意见之间的调和,而“同”是同一事物、同一意见的重复)。《论语》:“有子曰:‘礼之用,和为贵。先王之道,斯为美。’”(《学而》)这是从礼的角度解释“和”,“和”不仅是礼之所用,也是为政之道,而且是一种美。
    和谐与和平都基于一个“和”字。和谐是和平之上的一种更高、更美的境地,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、人与人的和谐,以及个体的人自身的和谐。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,重点在于:既改造自然以适应人的需要,也调整人的生活方式,以适应自然的规律,这就是所谓“天人合一”的要义。关于人与人的和谐,重点在于:既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,既考虑局部的利益更顾全整体的利益,以达到整体的协调发展。关于个体的人自身的和谐,包括身心两方面的协调,重点在于通过实践和自省以提升自己的人格和道德。
    中华文明的历史告诉我们:文明的发展离不开和平、和谐,唯和平才能使文明的成果得以保存,唯和谐才能使文明稳步发展。
    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之二,就是选择包容。
    包容,是中华文明固有的思想,早在《尚书》中就有这样的话:“有容,徳乃大。”(《周书·君陈》)意思是:有所包容,所成就的功德才能巨大。《老子》也说:“容乃公,公乃王,王乃天,天乃道,道乃久”(第十六章),意思是:有所包容,就能臻于“公”,进而臻于“王”、臻于“天”,臻于“道”,臻于“久”。中华文明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明,中国人常用“海纳百川”来形容一个人的气度胸襟,这四个字也可以用来形容中华文明的品格。
    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证明,中华文明的发祥地,不只是黄河流域,还包括长江流域。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又证明,除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,还有许多上古的文化遗存散布在全国各地。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,是多种文明因素的整合。整合的模式是以华夏文明为核心,核心向周围扩散,周围向核心趋同,核心与周围互相补充、互相吸收、互相融合。汉族和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,都为中华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。我们引为骄傲的山西应县木塔那样精美的建筑,便是契丹族所建立的辽代的杰作。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,首次开辟了南北海运航线。满族所建立的清朝,出现了康乾盛世,为中华文明增添了精彩的一页。
    我还想举战国和唐代为例进一步加以说明。战国时代儒家、墨家、道家、法家、名家、阴阳家等不同的学说和流派多元共存,自由争辩,这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。我想强调的是,这种包容不只是统治者的包容,也是整个社会的包容,孔子有弟子三千,“杨朱、墨翟之言盈天下”(《孟子·滕文公章句下》),其它各家也各有自己的信徒或同道,这说明社会的包容度很大。包容,也是唐代文明鼎盛的一个重要标志,这表现在许多方面,例如儒、释、道三家并用;政府机构中各民族的人才都有施展的机会,以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,使大量出身庶族的士人进入仕途;文学艺术的题材和风格多种多样,等等。仅以政府的将军为例,如哥舒翰、高仙芝、李光弼等都是少数民族。而日本的阿倍仲麻吕(晁衡)、新罗的崔致远都曾在唐朝任职。
    中华文明的历史告诉我们:文明的发展需要包容,“山不厌高,海不厌深”,唯包容才能百川汇海,唯包容才能不断壮大。
    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之三,就是选择开明。
    开明的核心有四点:一是民为贵,孟子说:“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。”(《孟子·尽心章句下》)这已成为经典性的话语。二是广开言路,从谏如流,班彪说:“从谏如顺流”(《文选·王命论》),这是明君的必要条件。三是举贤授能,《礼记》说:“尚有德,尊有道,任有能,举贤而置之。”(《礼器》)这是治理国家的重要举措。四是以法为准,唐太宗说:“法者,非朕一人之法,乃天下之法。”(《贞观政要·公平》),其中包含了一定程度的法治思想。
    中国人往往将“盛世”与“开明”联系起来,称之为“开明盛世”。汉代的文景之治,唐代的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,这些盛世都是比较开明的。即以唐代为例,太宗对太子说:“舟所以比人君,水所以比黎庶,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。”(《贞观政要·教戒太子诸王》)太宗问魏征:明君和暗君的分别,魏征回答说:“君之所以明者,兼听也;其所以暗者,偏信也。”(《贞观政要·君道》)太宗深以为然。
    宋代的政治设计也有一定的开明性。宋代健全了一整套文官制度,皇帝和大臣、中央和地方、行政和监察,既相配合也相制约。就以皇帝与大臣的关系而言,陈亮引仁宗的话:“措置天下事,正不欲专从朕出。……不若付之公议,令宰相行之。行之而天下不以为便,则台谏公言其失,改之为易。”(《龙川集·论执要之道》)仁宗表示,处理天下事不专由自己一个人决定,便是一种相当开明的态度。
    中华文明的历史告诉我们:文明的发展需要开明,唯开明才能广得人心,唯开明才能云蒸霞蔚。
    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之四,就是选择革新。
    中华文明在世界四大古老文明中,虽不是最早的,却是唯一没有中断过的。其中的原因很多,现在只想强调一点,就是中华文明中包含着变易的思想,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。《诗经》赞美周文王说:“周虽旧邦,其命维新。”(《大雅·文王》)便是对“维新”的赞美。《周易》说:“日新之谓盛徳,生生之谓易”(《系辞上》),指出不断的变易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。《周易》又说:“穷则变,变则通,通则久。”(《系辞下》)变,是从穷到通的关键。其实,《周易》的这个“易”字,就是变易的意思。张岱年先生说:“中国哲学有一个根本的一致的倾向,即承认变是宇宙中之一根本事实。变易是根本的,一切事物莫不在变易之中,而宇宙是一个变易不息的大流。”(《中国哲学大纲》)这种变易的思想,常常被用来作为变法的依据。
    验之以中华文明的历史,几千年来不知经过多少次大大小小的变革。就带有全局性的制度而言,从分封制到郡县制,从察举制到科举制,从城市的里坊制到街巷制,每一次变革都带来文明的长足发展。从分封制到郡县制,巩固了大一统的政治局面;从察举制到科举制,促成了新型士人的成长;从里坊制到街巷制,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。如果就文学体裁这一个局部而言,从古体诗到近体诗,再到词和曲;从文言小说到白话小说;从杂剧到传奇,每一次变革都带来文学的突飞猛进。
    中华文明中也包含着因循守旧的因素。回顾历史,凡是革新的力量占据主导地位的时候,文明就得以健康发展;凡是因循守旧的势力占据上风的时候,文明的发展便受到阻碍。
    中华文明的历史告诉我们:革新是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,只有不断革新才能不断前进,只有不断革新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。
    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之五:就是选择开放。
    中国的汉唐盛世,都是开放的朝代,中外文化的交流十分活跃。汉代通西域,带来了中亚和西亚的文明。公元前二年,佛教传入中国,在思想观念、生活习俗和文学艺术等许多方面,对中国固有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例如:佛教传入之前中国只有今生此世的观念,是佛教带来了三世(前世、今世、来世)之说,把思维的时间和空间都扩大了。反切的产生和四声的发现与佛经的翻译有关。随着佛经的翻译,汉语的词汇扩大了,文学观念也多样化了,诸如“空”的观念、“境界”的观念,都与佛教有关。更值得注意的是,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而形成的禅宗,已经成为中国本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。至于唐代,对外文化交流更加频繁。丝绸之路开通,形成双向交融的文化格局,唐代文化既得以向外广泛传播,同时也从外面得到很大的补充。当时的长安、洛阳、扬州、广州等大都市,都是中外文化交汇的地方。长安是当时最大的国际都会,在八世纪前半叶,人口已经达到百万之多,居住着许多外国的王侯、供职于唐朝的外国人,以及留学生、学问僧、求法僧、外国的音乐家、舞蹈家、美术家,以及大量外来的商贾。大食、天竺、真腊、狮子国、新罗、日本等许多国家的使臣络绎不绝。在宗教方面,除了道教和佛教,伊斯兰教、祆教、景教和摩尼教也都得以传播。唐太宗设立的十部乐,其中四部来自唐朝境内少数民族,四部来自国外。到了明代,一个具有标志性的对外交流活动,就是郑和下西洋,其足迹远达东南亚、南亚、西亚、东非,密切了中国与一些国家的外交关系,成为中华文明对外开放的壮举。
    中外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双方的文明发展。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传入欧洲,对西方文明的伟大贡献已是公认的事实。明末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用科学作为传教工具,激起中国一部分士大夫对西方哲学和科学的兴趣,这包括古希腊哲学、伦理学、语言学、逻辑学、地理学、医学、生物学、数学、历算,以及美术、音乐、火器、水利、建筑等等。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,16世纪至19世纪的三百年间,玉米、甘薯和马铃薯等美洲作物的传入和推广,对中国开发地广人稀的山区,满足对粮食的需求,从而发展生产力,起到了关键的作用。
    很可惜,当欧洲科学技术突飞猛进,工业革命带动西方社会迅速发展之际,中国的统治者却安于现状,闭关自守,以致中国在不长的时间内就明显地落后了。这是一个惨痛教训!
    中华文明的历史告诉我们:开放是文明发展的重要条件,唯开放才能吸取其它文明的长处,唯开放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。
    以上所讲的:和平、和谐、包容、开明、革新、开放,就是回顾中华文明史所得到的主要启示。凡是大体上处于这种状况的时候,文明就繁荣发展,而当与之背离的时候,文明就会减慢发展的速度甚至停滞不前。
    最后请允许我从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出发,就二十一世纪全人类的文明生态重申我的观点。
    经济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,而文化能不能或者要不要全球化呢?这关乎人类生存方式的选择,对此我们必须做出清醒的判断。

   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各国的经济往来,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各民族文化的差异,在一定程度上使人类生存方式趋同,各种文化将在更广的范围内和更深的层次上互相接触、互相影响、互相交融。一个民族的文化,如果不借鉴和吸收其它民族的文化,就会被抛在世界进程之外,很难得到发展,甚至还会逐渐萎缩。但是文化的交融,应建立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之上,建立在文化自主的前提之下;文化的借鉴和吸收是一个相互的过程。决不是某种文化凭借其现在看来强势的经济,去侵蚀和消融其它文化,从而建立全球性的单一文化。要将世界上各个民族长期形成的、千差万别的文化变成一种同质的文化,要将他们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感、文化的归属感,以及伴随这种认同感和归属感而来的文化尊严统统抹掉,将他们的精神家园踏平,是不可能的事情。那种失去了多姿多彩的单调的文化,也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。假如世界上真的只剩下一种文化,无论走到哪里,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,都是同样的东西,象有些人所形容的“好莱坞化”、“麦当劳化”,千人一面,万人一腔,那是很可悲的。
    文化,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尊严,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它民族的标记。一个民族所建立的国家即使灭亡了,只要它的文化还延续着,就有重建的希望;如果连文化也灭亡了,这个国家就将万劫不复。
    因此,我主张不要笼统地提“全球化”,或者笼统地提“全球化时代”,应当对全球化加以分析。在经济的层面,全球化是大趋势。在科学技术的层面,那些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先进科技,更容易在全球推广。但是在精神的层面,因为涉及核心价值观、宗教信仰、民族心理、生活习俗、思维方式、语言习惯等等,是不能全球化的。不同文化只能以开明开放的态度互相包容,只能和平和谐地相处,以期达到共同发展、共同繁荣的目标。
    中国正在和平发展的道路上突飞猛进,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于世界前列。在这种情况下,如何更加自觉地发展与我国地位相称的、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先进文化,是一个带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问题。如果没有文化自主的意识,如果没有文化创新的精神,我们就很难在这个竞争剧烈的世界中立足和生存。
    总之: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,这就是我们对二十一世纪人类生存方式的正确选择。


凌谷 發表於 2010-1-7 23:04:47 | 顯示全部樓層
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之三,就是选择开明。
很明顯,澳門這方面遺傳較少
 樓主| 夢堂 發表於 2010-1-8 10:30:55 | 顯示全部樓層
李敖大叔说得好,不能与岛俱小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申請註冊

本版積分規則

手機版|小黑屋|澳門中華詩詞學會

GMT+8, 2024-5-20 00:43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